混北京這個大社會已經五年多,陰差陽錯,在七月這個畢業季的日子里,來到學生浪潮洶涌的孔廟和國子監。起初對國子監高達30元的門票,稍微猶豫了一下,因為就在不遠處的雍和宮,那里的門票只要25元。我想,國子監再有看頭,也好不過從外邊看都掩飾不住氣派的雍和宮。 我有必要來這里么?這里有啥可看的?這肯定是每一個來到大門口的游客都會產生的質疑聲音。我只想說,如果每一個奔赴高考的考生都需要一個精神信仰來堅持這寒窗苦讀的十幾年,這個信仰之地不在清華北大,而是在孔廟和國子監。
歷史上是先有的孔廟,后來才建的國子監,如今孔廟和國子監已經是一個整體。 官員人等至此下馬左圖為國子監街東邊的下馬碑,右圖為西邊的下馬碑。仔細辨認,可以知道兩者文字順序的排不上的差別。 國子監街東西兩邊各立有一塊下馬碑,用滿、漢、蒙、回、藏、托忒六種文字,書寫“官員人等至此下馬”字樣。這就像高考時候,每到中高考,地鐵開通的考生考試專用通道,足見古人與今人對于學子的關心是一樣的。 |